![Bitget 合約:什麼是指數價格、標記價格和最新價格?](https://img.bgstatic.com/multiLang/web/c1d532558566e230edecfd109f29ea2c.png)
Bitget 合約:什麼是指數價格、標記價格和最新價格?
在交易平台交易加密貨幣衍生品時,指數價格、標記價格和最新價格是非常基礎且極為重要的概念。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概念的意思,以及它們在投資決策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們為什麼需要指數價格、標記價格和最新價格?
本質上,現貨市場交易就是把特定數量的某種資產交換成不同數量的另一種資產。但是在衍生品交易時,例如期貨合約,您不一定要擁有某種資產,而是交易涉及這種資產的合約。如此一來,衍生品合約就需要用到現貨價格數據,以便進行做多和做空期貨合約的活動。這正是指數價格、標記價格和最新價格發揮作用的地方。
● 風險控制:標記價格和指數價格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因市場波動而導致的意外強平風險。
● 公平交易:指數價格和標記價格確保了合約交易的公平性,避免了價格操縱。
● 交易決策:最新價格為交易者提供了即時的市場資訊,幫助做出更精準的交易決策。
三者的差別與特點
價格類型 |
定義 |
作用 |
特點 |
指數價格 |
多家現貨市場的加權平均價格 |
反映市場公允價格,用於強平依據 |
公平、穩定,避免單一市場波動影響 |
標記價格 |
基於指數價格和資金費率計算得出 |
用於未實現盈虧計算和強平機制 |
減少短期波動影響,保護交易者 |
最新價格 |
最近一筆成交的價格 |
即時反映市場交易狀況 |
波動較大,適合短期交易參考 |
什麼是指數價格?
指數價格交易,簡稱指數價格,是指某代幣在幾大主要交易所的平均現貨價格。通常,某種貨幣的指數價格在不同的交易所之間會存在差異,具體取決於哪些交易平台構成「主要交易所」,只有這些交易所的數據會納入考量。
指數價格計算方式如下:
指數價格 = 交易所 A 的現貨價格 x 交易所 A 的權重 + 交易所 B 的現貨價格 x 交易所 B 的權重 +……
交易所的交易量越大,權重就越高。這意味著交易量越大,交易所對指數價格的影響就越大。
指數價格的目的是公平且準確地提供某項資產在衍生品交易各方面的價格,包括合約、永續合約和資金費率等。換句話說,指數價格就是為了確保衍生品合約以適當的價格結算。
作為加密貨幣市場最大的衍生品交易平台之一,Bitget 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最出色的產品以及最公平準確的價格。Bitget 的指數價格來自其他幾大頂尖中心化交易平台。您可以在 Bitget【合約交易數據】->【價格指數 】頁面底部,查看對應交易對指數價格的來源,如下圖所示:
什麼是標記價格?
標記價格是衍生品交易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它用來作為觸發強制平倉的參考,同時也用來計算槓桿和未實現盈虧。其目的是為了能公平進行強制平倉,並防止市場操縱行為。
需要注意兩點:
● 標記價格是用來衡量未實現盈虧,並不實際影響盈虧。
● 您的倉位只有在標記價格等於強制平倉價格時,才會遭到強制平倉。
標記價格一般是訂單簿的中間價格,但會與指數價格綁定,這是為了確保標記價格的公平性,並且不會偏離現貨價格太遠。這也意味著標記價格會受到各大主要交易所現貨價格的影響。但是,不同衍生品的標記價格計算公式各有不同,而在這篇入門文章中介紹這些繁瑣的公式會顯得過於複雜,因此,我們在此僅介紹標記價格的基本概念。
除指數價格之外,標記價格還考慮了另一個因素:移動平均基準。移動平均基準的目標,是提供某個代幣在一定時期內不斷更新的平均價格,從而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時候,提供平均的價格,並避免不必要的強制平倉。
需要再三強調的是:標記價格是在槓桿、計算盈虧和強制平倉時需要注意的價格。
什麼是最新價格?
在合約交易中,最新價格是衍生品合約最近一次交易時的價格並且即時更新。標記價格僅用來計算未實現盈虧,而最新價格則是用來確定已實現盈虧。
例如:永續合約 BTCUSDT 的價格會受到其標的資產影響,即比特幣。因為交易者在 Bitget 合約上不停地買賣,因此這類合約有其自有供需量。這可能會為 BTCUSDT 合約創造獨特的價格,而該價格可能與 BTC 的現貨價格不同。
換言之,合約的最新價格可能會逐漸偏離現貨市場交易的標的資產的實際價格。隨著合約市場的成交量不斷增加,這個價格差距也會逐漸增加。 因此,為了給永續合約建立更穩定、可靠的價格結構,Bitget 合約依賴標記價格。
總結
在合約交易中,理解指數價格、標記價格和最新價格的概念至關重要。這些價格不僅是交易決策的依據,也直接關係到保證金計算、強平機制等核心功能。
- FTX 債權人專屬福利:充值贏取最高 2,500 美元2025-02-14 | 5m
- Bitget 新手入門:合約止盈止損介紹2025-02-14 | 10m
- Story(IP):在人工智慧時代,智慧財產權的新未來2025-02-13 | 5m